-
海底世界模式之品牌篇—写在青岛海底世界五周年之际③
发表时间:2008-06-23 08:48:00 字号选择:大 中 小
蕴沧海变迁,唯底蕴永恒!底蕴,源自于坚固的信仰,成功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积聚着海底世界的生机与活力铸就了海底世界厚重的品牌底蕴
沧海变迁,唯底蕴永恒!企业永固,唯品牌制胜。
青岛海底世界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社会公开征集企业标识、吉祥物和广告语,2003年5月,富有鲜明海洋特色和现代感的青岛海底世界徽标,最终从数千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从此,海底世界有了自己的VI企业识别系统,迈出了海底世界品牌建设的第一步。
此后,以“海洋”为主题,海底世界人不断为品牌注入着生机与活力。
2003年7月,在第五届中国青岛海洋节开幕式上,“四大洋海水”水样落户青岛海底世界。2004年4月4日,有“海洋杀手”之称的南非沙虎鲨“空降”中国,落户青岛海底世界;2004年海底世界赴烟台参加“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2005年赞助潍坊“国际风筝节”,2006年参加济南“文博会”让海底世界小有名气,而借势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帆船赛“帆船之都”品牌推介合作伙伴,使海底世界的品牌价值的积累实现了更高层次质的飞跃。
融海洋观光旅游与科普教育于一体,是青岛海底世界的最大特色。每至黄金周,花样不断的金秋海底螃蟹展、金秋海底菊花展、海中霸王鲨鱼展、海底十二生肖展等特色专题展,总为海底世界聚集起大量的人气。而为了让游客更近距离地接触海洋生物,海底世界在五年间相继推出了“人鲨共舞”、“美人鱼表演”、“海底春晚”、“海底芭蕾”、“海底奥运会”等一系列的特色表演项目,独创了“海底探险”、“海底婚礼”等时尚旅游体验产品。“真刺激,真过瘾,令我终生难忘。”第一位参加“海底探险”的游客兴奋的话语,让人记忆犹新。
2007年,青岛海底世界面向青少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海洋科普俱乐部,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引领人们认识海洋、关爱海洋”的企业使命,更将海底世界品牌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的经营有个“怪现象”,开业三年后往往就开始走下坡路。但这一“惯例”在青岛海底世界失灵了。2005年,全国同类主题公园经营状态欠佳,10%盈利、20%持平、70%亏损。但青岛海底世界却依靠品牌优势,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全年营业收入突破9000万元;并在当年“五一”黄金周创下日接待游客2.3万人次的纪录,在业界引起了轰动。
而在同省同城的同类景区大举“夹攻”下,青岛海底世界的品牌优势再次发威。2004年,山东蓬莱、日照两家海洋馆相继开业,对青岛海底世界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但这一年,青岛海底世界接待游客却超过百万,实现营业收入8000余万元,创山东省新建景点年接待量之最,被业内称为“青岛海底世界现象”。2006年,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开业,一时间,青岛海底世界该何去何从成为旅游业界众议的中心。然而海底世界却再次“化险为夷”,2006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40万人次。2007年海底世界游客接待量创纪录地突破150万人次。而这是青岛海底世界自2004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之后,连续第三年实现10%以上的增幅。
经过五年的悉心打造,而今的“青岛海底世界”,已经走出青岛,走出山东,叫响全国。特别是在江苏、河南、安徽、山西、河北等主要客源地,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游青岛,看海底世界”、“没看过海底世界,别说你到过青岛”这些广告语,已成为青岛海底世界“品牌”最强有力的代言。青岛海底世界的服务品牌“海底情深”,在中外导游、旅游者及社会各界形成了良好的服务口碑,为海底世界赢得了赞誉。
今天,随你在百度、Google的搜索引擎上敲上“青岛海底世界”六个字,你会即刻阅读到50多万条相关新闻信息。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本报记者 林 兢 本报通讯员 闫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