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购票
海底世界年卡
人鲨共舞
梦幻美人鱼表演

四胞胎向您征名字 宝宝病情一度恶化热心人捐款救助

发表时间:2005-01-10 00:00:00    字号选择:

医生在老大和老四身上放了温度计,时刻关注温度变化。本报记者 刘延珉 摄

医生为老二(左)用针管喂奶,老三(右)则用上了无创通气呼吸设备

 

半岛网1月4日讯 岛城四胞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上午 8时到下午 5时,记者在市儿童医院住院部重症监护室外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今天,一些市民和单位来到市儿童医院看望四个可怜的小家伙并慷慨解囊。为了感激热心市民,孔令岭向岛城的市民朋友征求好名字。

    上午,四胞胎的父亲接受记者采访时,现场正好有不少前来探望婴儿的热心市民。市民李女士认为,孩子现在健康状况不好,希望他们能早日好起来,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可起名为孔木、孔林、孔森、孔栋或者健强、健康、健壮、健民等;市民邢先生认为是大家的帮助给了孩子生存的机会,可以叫念慈、念善、念众、念民,以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

市民朋友如有好名字提供,可到半岛网留言。(给宝宝起名字请点击这里!)本报热线 2828250也时刻恭候市民的爱心。

热心市民踊跃捐款:胶澳书画院将与本报联合举行拍卖专场

    青岛胶澳书画诗文研究院副院长王奎鑫今天一早就与本报取得联系,表示将组织该院的书画家为四胞胎作画义卖献爱心。在记者的帮助下,二位书画家与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基金会取得联系,决定将与本报联手于近日在儿童医院现场进行字画义卖。

记者还从医院了解到,上午9时许,海底世界为四胞胎送去 5000元现金,市双胞胎协会也相继为其捐了2000元。

    上午10时,一中年妇女来到医院看望四个孩子。她的女儿今年七岁了,看着熟睡的四胞胎,她的眼里充满慈爱。她本想领养其中一个孩子,孔令岭婉拒了。在开发区打工的小徐姑娘中午和朋友小苏坐轮渡赶到儿童医院看望四胞胎,她和朋友一起凑了几十元钱,给四个小家伙。

    截至记者发稿之时,孔令岭夫妇共收到了近万元的捐款。孔令岭激动地说:“幸好社会上有这么多好心人,要不,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了。”

三婴病情未见好转 惟有老大状况稳定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此时,该科的单若冰主任正带领医护人员轮流值班,对四胞胎进行特级监护。

    “昨天晚上可把我们吓坏了!”原来,昨天夜里,除老大外,其余三个宝宝都出现险情,幸亏抢救及时,不过,24小时内难保不会再次出现病情恶化。

    据单主任称,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一直未见好转。昨晚7时许,医护人员根据治疗方案对情况较稳定的老二进行试探经口喂养,但她出现胃潴留症状,医护人员立即通过静脉注射供给营养。今天凌晨2时,老四又突然出现呼吸暂停,医护人员随即采取注射呼吸兴奋剂来刺激呼吸。一直状况不好的男婴老三自从进院后一直没有任何好转。目前,惟有老大状况处于稳定。

照顾着孩子顾不了妻子 孔令岭忙得团团转

    “这可急死我了!”今天下午 6时许,记者突然接到了一直照顾着张玉花的老乡高巧玲的求助电话。原来,高巧玲的母亲、婆婆上午从老家赶过来照顾她,但在接受采访后居然“失踪”了。“上午被一家报纸的记者接走了,到现在不见人影!”

    张玉花做完手术后,丈夫孔令岭就到了儿童医院。由于孔令岭没有任何通讯工具,联系不上,高巧玲一个人不知如何是好。由于无人帮忙,老乡高巧玲一直一刻不离地照料着虚弱的张玉花。得到这个消息,记者立刻与开发区的热心读者杨女士取得了联系。杨女士欣然应允,马上赶到了医院照顾张玉花。

    今天晚上9时左右,记者终于联系上了孔令岭。他说自己上午一直在医院照顾孩子,下午回了一趟黄岛去单位请了假,因为担心孩子没来得及看妻子一眼就又赶回来了。他说,本以为妻子有两位老人照料着,不用担心,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表示,如果老人再不回来,明天将刊登寻人启事。    (本报记者)

分享到:

关闭页面|打印本页|收藏本页|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