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图片 > 海洋自然带
-
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带。由于海水的运动特点,其地带性不如陆地明显。热量带为划分海洋自然带的基础,海洋生物为重要标志,大体可分为7个自然带:①北极带,地处高纬区,太阳辐射量较少。冬季干冷,最冷月1~3月平均温—30~-40℃;夏季凉爽,7~8月份平均温0~5℃。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有北极鲑、北极鳕、北极熊及海豹等;②北温带,大体相当于北纬30~60°。全年盛行西风,气候温暖湿润,最热月8月平均温10~22℃,最冷月2月0~10℃。因受洋流及大气环流影响,大洋东侧的平均温比西侧低5℃。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以鳕、鲱、毛鲜鱼、鲽、多种藻类、贝类及甲壳类等为主;③北热带,大体位于北纬10~30°。全年气温均较高,冬、夏季温差不大(最热月平均温22~25℃,最冷月15~20℃)。多热带气旋。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带内东西部海区气温、降水差异明显。海洋生物亦属贫乏型,主要是同种个体数量的贫乏,其中以沙丁鱼、鲐、鳀、虾等较重要;④赤道带,大体介于南北纬10°间。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温25~28℃,年降水量1500~2000米,赤道附近可达2000~3000毫米。海洋生物较丰富,属多生物型,以竹荚鱼、沙丁鱼、鲭、鲷、鲈、头足类等为主;⑤南热带,位于南纬10~30°。热量、降水与北热带相似。亦属少生物型;⑥南温带,大体介于北纬30 ~60°。全年盛行西风,其中南纬40~60°洋面上,因三大洋相互连通,风力很强,素有“咆哮西风带”之称。热量、降水状况类似北温带。海洋生物资源属丰富型,尤以磷虾及鲸资源丰富,但因食物链短,生态系统脆弱;⑦南极带,大体在南纬60°以南,相当于南极辐合带以南。冬季严寒,夏季最热月2月平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100~250毫米。海洋生物贫乏,以冷水性磷虾、鲸类及海象、海豹、企鹅等为主。7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学者博格达诺夫(D.V.Bogda- nov)等对海洋自然带作进一步详细划分,从南、北极带中划分出亚南极带与亚北极带,从南、北热带中划分出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最终将世界海洋划分为11个自然带,每个带同陆地上的自然带相对应。
关闭页面|打印本页|收藏本页|复制链接